首页 资讯 正文

宁武:坚持绿色发展 推进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

体育正文 234 0

宁武:坚持绿色发展 推进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

宁武:坚持绿色发展 推进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

初夏的(de)宁武,满目葱茏,生机盎然。漫步在龙山公园蜿蜒的步道(dào)上,市民张女士带着孩子悠然自得。“我记得许多年前,这里荒山秃岭(huāngshāntūlǐng)、人迹罕至(rénjìhǎnzhì),再看现在,绿树成荫、空气清新,成了我们休闲健身的好去处。”张女士的话语(huàyǔ),道出了宁武县坚持绿色发展、推进生态建设给群众生活带来的切实改变。

 

  宁化湿地(shīdì)公园。吴光宇摄

  近年来,宁武县(níngwǔxiàn)认真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(gāozhìliàng)发展重大战略,紧紧围绕县委“生态立县”思路,全方位、多层次推进生态修复工程,着力(zhuólì)建设绿色宁武、生态宁武。

  “保护(bǎohù)母亲河(mǔqīnhé)共建美丽家园”植树活动,是“山上治本”行动的重要举措之一。在(zài)领导带头、部门(bùmén)联动、企业参与、全民动员的联动推进下,凤凰山绿化基地拔地而起,成为全县生态建设(shēngtàijiànshè)的标杆。“十四五(shísìwǔ)”以来,相继建立16处义务植树基地,栽植近200万株树苗,为山川披上绿装。同时,该县坚持“修山、护水、治污、增绿、扩湿”有机(yǒujī)结合,合理布局水源地(shuǐyuándì)退耕还林、天然林保护、三北防护林、省级造林绿化等生态修复(xiūfù)项目,累计完成营造林28万亩。在草地修复保护方面,将全县草地科学划分为禁牧、轮牧、休牧区,建设天然草地围栏189539米(mǐ),设立禁牧管护标志牌1697块,完成退化草地修复及草地生物灾害防治7900亩。

  宁武县(níngwǔxiàn)系统(xìtǒng)推进生态治理,把汾河中上游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试点工程作为政治工程来抓,负责实施的天池高山湖泊群生物(shēngwù)多样性保护、汾河流域水土流失(shuǐtǔliúshī)综合治理等5个汾河中上游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试点项目,于2021年10月全部完成(wánchéng)。如今(rújīn),汾河上游126.78平方公里、恢河上游21.08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。

  城市与乡村的“身边增绿(zēnglǜ)”工程,让(ràng)绿色融入百姓生活。龙山公园精品造林,南山森林公园扩建,汾河(fénhé)公园新建,为县城增添了灵动的绿意;县城、阳方口镇(zhèn)、东寨镇新增0.6万亩森林绿地(lǜdì),让居民推窗见绿。交通沿线1.5万亩荒山绿化、150公里通道绿化,串联成(chéng)绿色丝带。23个重点村庄的绿化工程,更是让乡村振兴与生态建设同频共振。

  生态修复(xiūfù)不仅美了环境,也富了百姓。该县坚持生态与生计相统一,2017年以来完成退耕还林6万亩,到目前,全县有1229名脱贫户担任护林员,获得稳定收入(shōurù)。“自从成为护林员,工作基本就(jiù)在家门口(jiāménkǒu),还能为家乡的(de)生态保护出份力。”护林员张有录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。

  经过不懈努力(bùxiènǔlì),宁武县生态修复成效显著。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(gōnggònglǜdì)面积39.9平方米,全县林木绿化率达35.69%,森林覆盖率达27.1%,林木蓄积量达500多万立方米。凭借生态建设成果(chéngguǒ),2018年,宁武县荣获“省级园林城市”称号;宁武县林业局也收获诸多荣誉(róngyù),特别是2023年荣获“全国绿化模范单位(dānwèi)”称号。

  青山常在,绿水长流。这些成绩的(de)(de)背后,是宁武县持之以恒坚持绿色发展、推进生态建设的决心和担当。该县将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推进生态建设,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,奋力谱写(pǔxiě)人与自然和谐共生(gòngshēng)的新篇章。

宁武:坚持绿色发展 推进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